返回

寡人只想当昏君,不想长生啊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四章紫微殿上弈黑白,三司共审郑尚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陛下,该去上朝了。”清晨,姜瑛柔声道。

    楚凤歌睁开眼睛,坐起身来,望着外面渐渐明亮起来的天。

    昨夜操劳到了半夜,但他却一点倦意都没有。

    在姜瑛的服侍下穿上了明黄龙袍,楚凤歌沉声叫来曹安:“开口了吗?”

    “禀陛下,赵文焕嘴硬,但其他人都审出来了,证据确凿。”曹安应道。

    “很好。”楚凤歌咧嘴一笑。

    紫微殿。

    当楚凤歌来到龙椅之上时,朝中百官已经分两列站好,而在龙椅右侧之上,垂下珠帘,珠帘后摆有一张椅子,椅子上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女人,正是太后柳荃。

    今日太后竟然也参加了早朝。

    百官行完礼后,礼部尚书第一个出列,控诉道:“陛下,昨日禁军驰骋于内城,关锁城门,围尚书府,到处捉拿朝中大臣,更是将赵文焕赵侍郎捉拿下狱,赵侍郎到底是犯了什么罪?竟被禁军蛮横带走?陛下如此逆行,岂非寒了天下臣子之心?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也出列,作揖:“陛下,赵文焕等人乃朝中重臣,无缘无故便将其抓拿,却视大乾律法为何物?请陛下作出解释。”

    接着,更有六七位秦党踏出来:“请陛下解释!”

    楚凤歌眯着眼睛,身子微微前倾,看着这群秦党,声音低沉的道:“曹安,跟他们说说,朕为何要捉拿赵文焕。”

    曹安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,又是东厂都督,也是有资格参加朝政的,此时也是踏将出来,目光在礼部尚书,户部尚书等人的脸上一扫而过,道:“诸公可记得,去年赵文焕于浙州剿匪立功之事?”

    礼部尚书皱了皱眉,有些想不起来。

    倒是吏部侍郎出列,道:“去年赵文焕于浙州剿灭一伙四处劫掠财物的匪寇,因此立下大功,受朝廷褒奖。”

    曹安眯着眼睛道:“不错!正是此事!然而咱家经过调查却发现,浙州去年确实出现的一伙流寇,然而却只有三十多人。但赵文焕上报朝廷的却是一千五百三十一人!于是咱家奉命赴浙州彻查此案,竟发现去年浙州石头县,有三座村子,一夜之间,惨遭歹人屠杀!一人不留!杀人者手段极其残忍,连老人小孩都不放过!诸公觉得巧不巧?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朝堂中顿时安静了下来,虽然曹安还没有说完,但诸公脑海中都是浮现出“杀良冒功”这四个字。

    杀良冒功,不管哪个朝代都是杀头的大罪!是朝廷所严禁的!难道赵文焕竟敢杀良冒功?

    兵部尚书眉头一跳,出列,冷笑道:“公公是说赵文焕杀良冒功?有何证据?若无证据可是诬告!”

    曹安看了兵部尚书一眼,道:“证据在此!”

    他自怀里取出一本簿子,道:“那三座山村死者的姓名,皆清清楚楚地记载于此薄之上!除此之外,我在石头山阴面更是挖掘出五十多具小孩的尸骨!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眉头松了松,哂然一笑:“就凭你随便写上去的名字,也算得上证据?仅此所谓的证据便要给赵文焕等人定罪,也实在太过儿戏了!”

    曹安似笑非笑的盯着兵部尚书,道:“若这些还算不上证据的话,我这里还有赵文焕等人的口供!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兵部尚书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。

    朝中诸公听到这里,也不由得用眼神讨论了起来。

    到此刻,诸公几乎都已经确信有杀良冒功案。

    曹安虽是个绝户的阉人,但绝不是蠢货,没有足够的证据,怎么敢对一位侍郎动手?

    难不成赵文焕真的招供了……兵部尚书眉头紧皱,瞳孔微微收缩。

    “陛下请看口供!”曹安从另一个太监手里接过口供,呈给楚凤歌。

    楚凤歌假意看过,面露怒色:“太后请看看。”

    便让人呈给太后。

    太后在看过之后,顿时勃然大怒,大发雷霆:“大胆!大胆!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赵文焕,杀良冒功他竟也做得出来!此人该死!”

    见太后大怒,朝中诸公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恐怕赵文焕要倒台了,涉及杀良冒功,他有一百个头也不够砍的。

    一些人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皇帝,又看了看太后。

    平时与赵文焕关系好的官员此刻也是眉头紧皱,思考着待会怎么撇清和赵文焕的关系。

    很快,口供又传到了诸公手中。

    “好个赵文焕,他竟敢杀良冒功,该杀!请陛下速斩此僚!”户部尚书看完口供,愤怒道。

    “竟然领着士兵杀害一千多名百姓充当军功,这等凶残的手段也做得出来?他枉为总兵,枉为大臣!请陛下速斩赵文焕以及当年的三百士兵,抄其家,以慰死去的百姓!”平时与赵文焕关系好的文华殿大学士戚成此刻也是气得胡子发抖,咬牙切齿道。

    工部尚书袁慎道:“赵文焕此僚罪大恶极,请陛下彻查到底!否则大乾律法将为此人所污!”

    几乎满朝朱紫贵都愤怒了,要杀赵文焕。

    楚

第七十四章紫微殿上弈黑白,三司共审郑尚书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